2016年6月24日,英國脫歐公投,主張脫歐(Leave)一派以52%勝出,對世界丟下一顆震撼彈。一年前沒有任何人能預測到,作為歐盟的創始會員國(Founding Country)、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英國,居然會有經由公民投票而脫離歐盟的一天。
這是混亂時代下黑天鵝效應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例證,為此《第三媒體》專訪未來學家Bruno Marion,他說:「做為歐盟公民(Citizen),我感到有些悲傷;但做為一位未來學家,我則認為這是歐盟崩解(Collapse),或將成為歐盟未來創造性突破動能的時代新契機。」

他在著作”Chaos, a User’s Guide”(尚無中譯本,編譯暫定:《混亂時代的一本使用者手冊》)中提出,從個人、企業到政府,所有的管理與治理模式都用控制(Control)式的思維模式已無法適應新時代挑戰。
小人物所引起的蝴蝶效應
這時代為何會變化如此的劇烈與快速?Bruno說明是數量(Number)、速度(Speed)與連結性(Connectivity)徹底解構了過去。
試想,一百年前全世界只有七億人口,現在有將近七十億,我們隨時都在與人相處,甚至網路的建立,讓我們的聯繫更加頻繁。
過去一個人每個月了不起能收到或處理二十封信,但現在每一天我們都在處理上千封來自E-mail, Line, Message, Wechat等等的即時訊息。
這樣快速變動的時代,無意中放大了每件事情所產生的連環影響,甚至可能超出我們所理解的程度。
從危機的角度,這意味著舊時代的快速崩毀,只要超過了引爆點(Tipping Point),整個傳統系統就會走向極端、放大危機。幾年前你可能認為當個計程車司機也可以養家糊口,但未來的世界將不存在一生的行業,無疑對企業與個人有巨大的衝擊,更挑戰傳統社會與體制的思維。

但相反的,這也是百年一遇的新機會。以新創公司為例,在幾十年前一間新創公司要超越大型企業、跨國企業幾乎不可能,但現在我們可以看到Airbnb、Uber徹底顛覆了「市場經濟」存在根基,你甚至不需要任何一間飯店或計程車,你就可以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飯店業主和計程車行老闆。這就是混亂時代下帶來的新機會,小人物不用Powerful,也可以擁有改變世界的機會,「每個人都可以是引起蝴蝶效應(Butterfly Effect)的蝴蝶。」
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態系統中,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,是一種混沌的現象。「蝴蝶效應」在混沌學中也常出現。
停止「控制」的思維
人類近百年來經歷過了三次科學革命,第一次是牛頓理論,第二次是愛因斯坦相對論,第三次則是量子躍進革命(Quantum leap revolution),而在Bruno Marion眼中,現在已進入第四次混沌革命(Chaos),與線性(Linear)的時代全然不同,是動盪的、複雜的、迅速變動的。
現代科學時常強調均衡(Equilibrium)的概念,包括市場、經濟學等等的基礎。但現今無論在氣候、市場與社會,均衡狀態都將不復存在。長年來觀察東、西方的經濟、政治、社會與文化,Bruno認為「混合」才是這個世代最重要的思考。
他眨眨眼睛,拉起手不斷劃著圈圈,向我們闡述碎片幾合學(Fractal Geometry)的思維。過去我們習慣用控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,但他說明東方強調陰陽兩級的自然觀與西方的科學思維,必須互相結合,才能創造一種因應時代的新方法──碎片化的組合思考以及快速回復平靜狀態的韌性(Resilience),才能迅速應對每次的變化並且掌握機會。
「在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同時,我們是消費者,也是資訊的生產者。」傳統邊界模糊的時代,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混合的文化、混合的工作、混合的國家與混合的家庭,工作與個人生活的空間與時間,可能都得重新定位與思考。這同時也挑戰既存的社會制度。
以民主政治為例,世界變化太過,民主的體制部分還可作用,但四年才一次的選舉根本無法處理迅速年代的變動,傳統的民主政治和政治人物越來越不能代表真實意見。
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Bruno提出了一些方法,讓我們重新找回適應世界的能力,例如每天在早上十一點後才看電子郵件,或是某個時間才一起處理今天收到的訊息與回覆,將會更容易區別訊息的重要性;比起明年的戰略規劃,公司應更重視現有員工與文化的經營。
Use less control, use more regulation.
Bruno強調我們應該要想像更多選擇與方法,「我們不見得要全然拋棄舊有的想法與思維模式,如何避開缺陷,巧妙融合與累積新舊各自的優勢才是關鍵。」在英國脫歐成功的這個時機點,許多人因此擔憂,《經濟學人》更預測2017年英國的經濟將下跌1%,整體經濟動盪將一直到2020年。但Bruno並不悲觀,他再次眨了眨眼,說這是重新開始的機會:「這歷史性的一刻,會讓人民更加團結!」
(首圖來源:Stig Nygaard @ Flickr,CC Licensed;地點提供:八方新器)
更多專題訪談
- 跟著料理說書人,一同坐上食物的旋轉木馬吧!
- 台灣要變的是心態,年輕人不要再copy上一代!──專訪二搞創意無限公司
- 要讓街頭變有趣!這群年輕人用一杯咖啡換你的人生故事
- 有機,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─專訪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
編輯部
編輯部信箱 news@taiwansmall.com
Latest posts by 編輯部 (see all)
- 一例一休吵什麼?改善勞基法才能造福勞工 - 2016-07-06
- 英國脫歐》「混沌時代」將開!? - 2016-06-27
- 告別傷害的寄生,邁向獨立之路──《我媽媽的寄生蟲》 - 2016-06-17